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央地互动 政企校融合 共建新能源汽车产教共同体

2023-06-13   出自: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十四五”时期是国家“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机遇期。汽车产业正经历颠覆式变革,产业技术低碳化发展多路线并行,产业存量、增量人才的培训培养需求发生深刻变化。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联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单位”中国一汽集团公司,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以职业教育联盟为依托,秉承“三融合”理念,引入企业管理方法,创新工作模式、制度机制,人员互派、合署办公,项目制运行、重点项目牵引、统一考核,开展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三大类30余项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探索了产教共同体建设的新路径。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集团;产教融合;共同体

一、实施背景

(一)政策指引,聚焦重点行业领域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是在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基础上,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破解职教改革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重大改革。

为贯彻落实相关政策要求,立足新发展格局,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选择聚焦在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关切领域,即《意见》指出的优先选择十二个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以解决教育供给的结构性问题。

(二)需求牵引,聚焦新能源产业

一是节能环保压力为汽车产业技术低碳化带来发展的机遇,以纯电驱动为主线的低碳化多路线并行发展成为趋势;二是汽车智能网联化催生产业互联发展新机遇,不断推动汽车研发、制造、服务的一体化、数智化发展趋势;三是汽车产业价值链“总量上升、重心后移”,不仅包含低碳化、智能化、信息化相关新技术和智能制造,更贯穿设计研发、采购物流、生产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四是,汽车产业生态系统“开源创新、开放融合”,产业边界渐趋模糊,竞争格局发生重大改变。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以产业需求为牵引,聚焦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发展需求,推动新能汽车领域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龙头吸引,汇集多方资源

汽车产业正经历颠覆式变革,智能型新能源汽车成为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央企),作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担任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长”,统筹内外部资源,吸引“链主”企业、各级供应商、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等多主体协同合作,集中力量在薄弱环节进行突破,保障我国汽车产业顺利转型升级。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作为首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区域职业教育龙头学校、吉林省汽车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和全国机械行业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单位,统筹联盟内部资源,夯实汽车产业人才供给侧改革突破的基础,保障产教协同发展。共同体吸引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新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汇聚“四链”优质产教资源,贯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组建满足服务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

二、主要做法

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以贯彻落实《意见》中五项重点任务、打破校企融合组织边界壁垒为目标,开展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三大类、30余项重点项目。

(一)政企校融合,创新办学模式

在长春市政府的支持下,由市政府任命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部总监,兼任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学校与中国一汽集团联合牵头成立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办公室,由一汽集团高管兼职学校副校长分管、统筹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工作。

产教融合共同体办公室由校企双方相关部门人员共同组成,合署办公。依托职业教育联盟基础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对标企业管理标准, 优化工作模式、机制,实行校企联合项目组制。重点项目为牵引,统一绩效考核,形成合力,有效突破产教界限分明的组织壁垒,形成央企与地方教育合作典范。

(二)教培研融通,实施职前职后一体化重点项目

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紧密围绕区域产业升级需求,依据产业链分工对人才类型、层次、结构的要求,与中国一汽集团公司探索职前职后一体化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将中国现代学徒制与企业新型学徒制进行融合。校企双方共商学校、企业交替学习的路径和模式,汇聚产教资源,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能力项目,就新能源领域开展现场工程师培训培养项目(图1);与奥迪一汽新能源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项目。重点项目联合招生、制定并探索实施了中国特色学徒制样板项目。以此为示范,坚持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吸引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参与共同体的职前职后一体化重点项目,为行业企业提供稳定的新能源领域技术技能人才。

图 1 部分重点项目方案展示(节选)

(三)产学研融汇,建设一流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紧密贴合长春国际汽车城建设,与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校企深度融合、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校企双方联合投入(学校投入场地、资金、设备;企业投入技术、工艺、市场),引入德国西门子数字孪生技术,已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智能工厂(图2),形成“一线”“五岛”“三中心”产学研用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双方组建联合团队,共同运营管理。

图 2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智能工厂(校中厂)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面向地方区域、全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开放资源, 提供产品生产、教育培训、联合研发等服务。以教促产,以产助教,通过“场景化,实战化,课题化”来体现“产中教,教中产”的融合,更好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为中国自主汽车发展培养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三、特色与创新

(一)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先行

2023年初,产教融合共同体秉承急用先行的原则,在《意见》指出优先发展的十二大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中聚焦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依托职业教育集团,以链长单位带动上下游企业和相关职业院校形成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主线的全国性产教融合共同体。优先开展政策机制研究、共同体建设筹备等工作,同期迅速对接企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开展重点项目推荐和遴选等工作,为企业转型升级、数智化改造和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二)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多维融合

1.央地互动,政企校融合。

作为央企,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中国一汽集团,与新中国汽车产业伴生的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在省市政府支持下,中国一汽集团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长”单位与学校联合牵头成立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为保证共同体建设的顺利推进,率先形成组织保障,校企联合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办公室、重点项目组,由中国一汽集团高管兼职副校长分管、统筹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工作,形成了“央地互动政企校融合”的产教融合模式。

2.机制创新,校企文化融合。

(1)人员互派机制。

企业主管高管到学校兼职分管副校长,有助于信息共享及资源协调, 以保障共同体建设的顺利推进。共同体办公室由校企双方相关部门领导,项目组由校企双方业务骨干组成,有助于资源配置最大化,提升需求响应速度和项目推进落地的效率。

(2)管理循环机制。

引入企业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建立以项目管理为基础的工作机制。创新形成循环机制、管理机制、责任机制与共享机制等四项工作机制,保障共同体运行。

3.软件硬件,关键资源融合。

作为首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区域职业教育龙头学校与一汽红旗工厂共建数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阵地,将学校建到工厂里(厂中校),双方联合投入设备、设施,共同开展调研,开发内容、评价标准,制定方案,师资队伍,开展增量评价。

双方以“双基地”“双导师”培养和评价“双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聚焦中国一汽新能源紧缺领域,强化职业教育关键资源建设,产教互助互促,将共同体地推向精准化、定制化的新高地。

四、实施效果与推广价值

(一)汇集资源、助力学院建设

新能源汽车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龙头形成吸引效应,汇集、整合五方(政行企校所)资源优势开展共同体建设。目前,已建成一汽大学工程技术人才培训培养、一汽海外事业人才培训培养两大基地;“智能制造”“智慧汽车”和“汽车智慧服务”三大产业学院;正在建设“氢新科技”“车路协同”等八大技术创新中心;共同选拔、组建3个教培研一体化的双师结构师资团队(由学校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专兼职培训师、科研技术人员组成)。已遴选第一批(30余项)重点项目,创新管理循环机制,同步推进实施。

(二)依托中国特色学徒制,实现现场工程师培养

紧密对接新能源汽车战略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下人才紧缺技术岗位,尤其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现场工程师缺口,建立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软硬件资源,满足以中国一汽集团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需要,同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和实训指导系列标准,实现服务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体制机制,极具推广价值

1.制度层面

在理事会制度基础上,开展人员互派(中高层互相兼职)、合署办公以及管理循环机制的实践,有助于使职业教育集团从松散的组织形式向紧密型过渡,并最终演进成为真正的产教融合共同体。

2.原则定位

聚焦国家重点领域,实行急用先行的原则,极具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有助于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重点项目快速产出,并形成合力,促进共同体的各主体成员定位到恰当的、稳定的产教融合生态位。

3.教培融通

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探索和现场工程师项目的实践,打破校企融合壁垒,贯通学生的成长通道,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更有助于提升共同体在面临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下各重点领域岗位的更替、人才新的需求的响应速度和提高供给的适配度。

4.科教融汇

聚焦产业创新链的技术创新中心建立和运行,可以充分利用全产业链的深刻理解和技术积累,指导职业教育关键能力的补强,促进共同体成为开放型的辐射区域产教融合的研创(实践)中心。


分享:  

版权所有: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统计与公共服务平台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技术支持: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博达软件  

邮箱:jth@chinazy.org   电话:010-64929239